新闻界的各位朋友,女士们,先生们:
大家上午好!欢迎参加县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。
近年来,临邑县坚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主线,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文旅生活需求为目标,加强文物保护利用,抓好非遗保护传承,繁荣精品文艺创作,提振文旅产业消费,丰富开展各类文化活动,持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让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持续提升。为更加全面展示我县近年来在“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”上所取得的成果,今天,我们组织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。我们邀请临邑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红花女士,临邑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世峰先生,临邑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李庆刚先生,临邑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宗敏女士,临邑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、邢侗纪念馆馆长马娜女士向大家介绍临邑县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,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首先,请临邑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红花女士介绍有关情况。
尊敬的各位媒体同仁:
大家好!
今天,我们在此召开新闻发布会,向各位详细介绍我县文化和旅游部门在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、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方面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和成果。
临邑县历史悠久、文脉流长,是“中国书法之乡”,古有邢侗、邢慈静等书法先贤,今有段成桂、刘曦林、宋雨桂等一批书画名家。拥有国家级非遗“一勾勾”、省级非遗“德平大鞅歌”等戏曲民俗类传统文化。
近年来,我县坚持抓好非遗保护传承,繁荣精品文艺创作,促进文旅深度融合,持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坚持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努力塑造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优势,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,文化“两创”收获新成果。近年来,我县坚持守正创新,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,被《新华网》《中国新闻网》《大众日报》《山东宣传》等媒体先后报道。去年,我县创编小戏小剧原创作品90余部,居全市首位。县一勾勾戏曲传习所被评为“全省群众性小戏小剧巡演优秀单位”,一勾勾传承人祁新军被评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。创编的“一勾勾”舞台剧《王为民》于去年11月份完成首演并被纳入市文艺精品创作项目库;两部“一勾勾”戏曲作品,成功入选文旅部《优秀传统戏曲折子戏复排计划名录》国家级优秀案例,全市唯一;山东电视台闪电新闻报道的《“一勾勾”绽放在鲁西北的“民间艺术之花”》登上微博热搜榜,阅读量超1345万。打造非遗文化空间,大力开展“非遗进校园”“非遗周末剧场”“非遗传习大课堂”“非遗公益培训”“非遗文化集市”“非遗研学”等活动。我县非遗视频号入选视频直播家乡年全省播放量前十账号,被省文旅厅通报表扬,全市唯一。成功举办了“邢侗杯”书法大赛和海峡两岸书画文化交流会,与济南市博物馆合展《江北片羽、齐地吉光——邢侗<来禽馆帖>与邢慈静<之室集帖>拓片展》。今年,将打造“一勾勾”沉浸式剧目《邢侗》,继续举办“邢侗杯”书法大赛,扩大我县中国书法之乡影响力,深化文明交流互鉴,做好优秀传统文化“两创”的探路者先行者。
二、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,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展现新面貌。近年来,我县坚持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”。2023年,我县超额完成文化进万家工作,开展一勾勾专场演出、幸福“村晚”大联欢等文艺演出1355场,戏曲进乡村和公益电影放映达7000余场。前杨村被评为全省乡村文化建设样板村;临盘街道被评为全市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(街道)。两处城市书房获评市十佳最美城市书房。今年先后开展了欢欢喜喜过大年、闹元宵、世界读书日百人诵读活动、五一百姓文化艺术周、前杨乡村文化节、五一槐花节、六一少儿舞蹈展演等文化活动。在12个乡镇(街道)全面开展了综合